追记80年代水文系师生参加长江口全潮水文测验

水资源水文系81级的同学和五十几位教师一起,在暑假期间参加了长江口全潮水文测验,其目的是为治理长江口、疏通航道,增加船舶吨位提供可靠的文字资料。

八月二十四日,全体同学到达上海吴淞海军基地,初到几天,在现场指挥胡风彬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大家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同步全潮水文测验,而且实习地点是在长江口这样一个水深流急风浪大的地方,环境、条件恶劣,水文情势复杂,再加上对船上生活的不适应,测验中必然会有重重困难。因此,他们在作好了必要的物质准备的同时,也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八月二十八日早晨,师生乘船到达二个断面十条垂钱的八条鱼船、两艘舰艇。一大早,全潮水文测验正式开始了。同学们各就各位,记录、取沙、收放缆绳,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初时,大家有点手忙脚乱,测完一次大约要花半个小时,测了几次以后,就渐渐地熟练了。到后来,更是得心应手,测一次只需十分钟左右。尽管测验工作本身并不难,但对船上的生活不适应,却使大家为难,晕船更是无情的折磨着学生特别是后来几个晚上,狂风施虐,大雨倾盆,浪峰高达两米以上,风速超过每秒8米,测船摇晃不停,人在船上根本站不往,桌子几乎倾倒,仪器不稳,读数、记录都有一定困难,测验工作的艰难性是可想而知的了。为了保证、测验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生们不畏艰难,冒着大雨,继续观测;有的学生在船帮上吐几口后又接着干,有的学生昼夜不停地顶班,有时为了及时的完成任务,他们竟跪在甲板上描图。仪器出了故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时换上备用仪器,尽量不让宝贵的资料漏测。大家心里想到的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结合生产任务的学习,要为以后测量的学生作出榜样,为华水争光。

船上的学生进行着紧张测量的时候,岸上的学生也没有闲着。泥沙组由女生和少数身体比较弱的男生组成。她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每班连续12个小时,忙得饭也顾不上吃,由其他同学给送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吃的冷饭菜,可没有一个人叫苦。一班下来,眼酸腰痛,可第二天又都准时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开了。

参加测验的老师们也给所有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传真、胡风彬等老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别人休息了,他们不休息,短短几天,明显地看着他们黑了、瘦了。

三班同学周风珍、王毅在完成了自己第一班的四天四夜测验任务后,又随第二班的同学一起上船了。说实在的,干了四天后从船上下来,站在楼上觉得大楼直晃,吃着饭觉得桌子在动,在这个时候再回到船上去,其感受是可想而知的。大批水样瓶要从测验船上运到仓库,没有人!怎么办?我们的学生不顾疲劳,随到随卸。王明生、赵学明、李钰、王国兴、李载、汤立群,还有其它许多同学都是抢着搬运。高建翎不睡觉去指挥部值班;舒大兴、马燮兆自动加班洗水样瓶;曲景涛、陈绪右负责维持吃饭的秩序,总是第一个到饭厅,最后一个吃饭,吃的都是冷饭菜,有时还没有饭吃,可他们从没有怨言。二班学生刘德峰在体育锻炼时不慎摔倒,陈德平、吴洁云、马燮兆、陈绪右等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刘德峰同学伤好后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虽然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在当测验工作处于那样艰苦的时候,从中显示出了学生们阶级友爱、乐于助人的崇高品德,由此看来,这次实习还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呢!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表现突出的几位学生:比如讲第二班的学生在上了海军舰艇上进行测验时,舰上的舰长、指导员、战士异口同声的赞扬上一班的罗友余同学。罗友余同学在测量中几乎几天几夜没去睡觉,晚上困了就在甲板上打了盹,白天黑夜的接着干,而且踏踏实实,不声不响。舰长曾说过,象这样的同学到我们这里来是非常欢迎。还有林桂宾,在舰上的几天测量中,吃苦在前,重活累活抢着干,遵守纪律;刘建平,哪里危险就在哪里,脏活累活抢着干;柴成果不声不响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李钰、马燮兆、王义成在船上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身为组长,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赵学民,总是积极主动的要求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总是站在最前面,接受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这次实习虽然结束了,但一幕幕的情景仍在我们脑子里萦绕,它将给参加测验工作的全体师生留下美好的回忆。(文/午言)

 

追记80年代水文系师生参加长江口全潮水文测验

水资源水文系81级的同学和五十几位教师一起,在暑假期间参加了长江口全潮水文测验,其目的是为治理长江口、疏通航道,增加船舶吨位提供可靠的文字资料。

八月二十四日,全体同学到达上海吴淞海军基地,初到几天,在现场指挥胡风彬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大家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同步全潮水文测验,而且实习地点是在长江口这样一个水深流急风浪大的地方,环境、条件恶劣,水文情势复杂,再加上对船上生活的不适应,测验中必然会有重重困难。因此,他们在作好了必要的物质准备的同时,也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八月二十八日早晨,师生乘船到达二个断面十条垂钱的八条鱼船、两艘舰艇。一大早,全潮水文测验正式开始了。同学们各就各位,记录、取沙、收放缆绳,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初时,大家有点手忙脚乱,测完一次大约要花半个小时,测了几次以后,就渐渐地熟练了。到后来,更是得心应手,测一次只需十分钟左右。尽管测验工作本身并不难,但对船上的生活不适应,却使大家为难,晕船更是无情的折磨着学生特别是后来几个晚上,狂风施虐,大雨倾盆,浪峰高达两米以上,风速超过每秒8米,测船摇晃不停,人在船上根本站不往,桌子几乎倾倒,仪器不稳,读数、记录都有一定困难,测验工作的艰难性是可想而知的了。为了保证、测验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生们不畏艰难,冒着大雨,继续观测;有的学生在船帮上吐几口后又接着干,有的学生昼夜不停地顶班,有时为了及时的完成任务,他们竟跪在甲板上描图。仪器出了故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时换上备用仪器,尽量不让宝贵的资料漏测。大家心里想到的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结合生产任务的学习,要为以后测量的学生作出榜样,为华水争光。

船上的学生进行着紧张测量的时候,岸上的学生也没有闲着。泥沙组由女生和少数身体比较弱的男生组成。她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每班连续12个小时,忙得饭也顾不上吃,由其他同学给送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吃的冷饭菜,可没有一个人叫苦。一班下来,眼酸腰痛,可第二天又都准时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开了。

参加测验的老师们也给所有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传真、胡风彬等老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别人休息了,他们不休息,短短几天,明显地看着他们黑了、瘦了。

三班同学周风珍、王毅在完成了自己第一班的四天四夜测验任务后,又随第二班的同学一起上船了。说实在的,干了四天后从船上下来,站在楼上觉得大楼直晃,吃着饭觉得桌子在动,在这个时候再回到船上去,其感受是可想而知的。大批水样瓶要从测验船上运到仓库,没有人!怎么办?我们的学生不顾疲劳,随到随卸。王明生、赵学明、李钰、王国兴、李载、汤立群,还有其它许多同学都是抢着搬运。高建翎不睡觉去指挥部值班;舒大兴、马燮兆自动加班洗水样瓶;曲景涛、陈绪右负责维持吃饭的秩序,总是第一个到饭厅,最后一个吃饭,吃的都是冷饭菜,有时还没有饭吃,可他们从没有怨言。二班学生刘德峰在体育锻炼时不慎摔倒,陈德平、吴洁云、马燮兆、陈绪右等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刘德峰同学伤好后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虽然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在当测验工作处于那样艰苦的时候,从中显示出了学生们阶级友爱、乐于助人的崇高品德,由此看来,这次实习还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呢!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表现突出的几位学生:比如讲第二班的学生在上了海军舰艇上进行测验时,舰上的舰长、指导员、战士异口同声的赞扬上一班的罗友余同学。罗友余同学在测量中几乎几天几夜没去睡觉,晚上困了就在甲板上打了盹,白天黑夜的接着干,而且踏踏实实,不声不响。舰长曾说过,象这样的同学到我们这里来是非常欢迎。还有林桂宾,在舰上的几天测量中,吃苦在前,重活累活抢着干,遵守纪律;刘建平,哪里危险就在哪里,脏活累活抢着干;柴成果不声不响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李钰、马燮兆、王义成在船上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身为组长,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赵学民,总是积极主动的要求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总是站在最前面,接受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这次实习虽然结束了,但一幕幕的情景仍在我们脑子里萦绕,它将给参加测验工作的全体师生留下美好的回忆。(文/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