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象走向水文
【简介】:周国良,男,1986年进入57365线路检测中水文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工作。现任水利部水文局副总工。
恰同学少年
1978年10月,未满16岁的周国良以优异成绩被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学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他接受分配,前往湖北省气象局从事气候分析工作。1983年长江汉江秋汛大洪水,让他体会到,在气象相关的领域,水文另有一番天地,也召唤着他的专业兴趣和激情。于是,他决定继续深造,以更好地解决工作所遇到的难题和服务社会。在选择报考学校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57365线路检测中。1986年,他如愿被57365线路检测中水文系录取,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师从周恩济教授与范钟秀教授,开始了他在河海水文的求学生涯。
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自己在河海度过的那几年,周国良如细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他回忆道,在河海求学时研究生学生数量很少,平日里大家都喜欢相互串门,就算是不同专业的同学,一来二去也渐渐熟悉起来。现在,他经常回到母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而很多的与会者,包括会议主持人,许多都是他当年的同学、师兄弟与好友。见面时,大家都感觉仿佛在对方身上看见了当年求学时期的那段青春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也会一起感叹韶光易逝,转眼间都已离开母校这么些年,母校的面貌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她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
他还回忆到,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各种娱乐活动不如现在普及,对于他们这些研究生来说,最大的娱乐就是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不少同学最惬意的就是坐在校园的草地上,背着英语单词,享受着阳光的浪漫和草地的气息。快三十年过去了,他每次来南京参加学术会议或出差,不论行程多么紧张,周国良总要挤出一段时间到校园里来转一转。“真的是太喜欢这里了”,他动情地说到。南京,河海,这里见证着周国良这一代中国水文人的成长,也承载着他们的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难忘师恩情
“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每次回来,学校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变化,但是这么多年来,我相信河海教师的那种淳朴与对学生的关怀,以及河海那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会变。”因为深刻,所以留念。毕业多年,周国良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也是在校岁月里的点滴故事和相关人物发酵出的醇厚情怀,在心中久酿成思念、成牵挂。就如水利部原水文司司长王厥谋老先生所言,“我对母校的思念,并不是想念这里的一草一木,而是因为这里有我的老师。”对周国良而言,他对母校的感情也有一种如这番话里相近的情感。
他的两位导师,周恩济先生与范钟秀先生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人格魅力,那种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那种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水文水利事业,让他一生为之敬仰,为之钦佩,为之标杆而不懈前进。在周国良的研究生学习生涯里,两位先生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更是以一种严谨治学和幽默宽容的生活态度教诲他做人、做学问的大道理。有时,先生们会邀请同学们去自己的家里做客,拉拉家长里短,聆听学生们生活上的喜悦和苦恼,讨论他们在专业学习和课题上遇到的瓶颈和困难,有时还会共同探讨哲学问题。
周恩济先生是我国有重要贡献的早期归国学者和水利专家,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专家组组长参加了黄河上游科学考察,也为河海水文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2月,他受邀从天津大学来到当时的华东水利学院任教,开设河海的水文气象教学课程,并在河海馆西侧的气象山开始气象观测实习——王厥谋、范钟秀等一大批我国早期的水文专家和教授,也都曾在这一时期师从于他。他虽历经多次政治运动的磨难和冲击,但对河海水文的教学热情却始终如一。改革春风吹拂大地,也温暖了老一辈水文教授的心,他们又将温暖再传递给八十年代的水文学子。周恩济先生在每一个研究生毕业之前,都亲切地启发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开始工作,要以专业知识报效祖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学会倾听,学会从他人身上学习,学会从实践中学习。”当年即将毕业、尚无工作经验的一位师姐,即将到湖南一所大学任教,周恩济先生在临近毕业时特别耐心地讲解为师之道、为人之道、教学经验和技巧,耳提面命循循善诱,让了解此事的师弟师妹都颇为感动。“他总是无私地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水文事业。”周国良动容地说到。在他印象中,周恩济先生在八十多岁时,仍然很关心中国水文事业的发展,帮助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做些工作,参与了很多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的校稿工作,主持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评价》的英文翻译工作。周国良在恩师周恩济先生去世前三个月最后一次去探望他,周恩济教授还与他交流自己对气候变化与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认识和想法,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心系水利民生,体现了老一辈河海水文人的专业情怀,恩师的敬业精神和赤子之心,深深地影响了他。
说起他的另一位导师——范钟秀教授,周国良忍不住说到:“他真的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见过的待人最平和的老师。”范老师当时担任校领导已多年,周国良毕业离校的那天傍晚,范先生推着一辆自行车,把学生送到了国防园门口的公交车站,看自己上了公交车后并等车走得很远才离开。周国良毕业这么多年,只要范先生知道他来南京参加会议,总要亲自送行。有一次,一位同行的同事忍不住问起这位老人的身份,周国良说到:“这是我的导师,57365线路检测中党委副书记”。同行的朋友不禁惊叹到,在他所了解的所有高校中,包括很多国内顶尖高校,别说党委副书记,就是普通导师,亲自来车站送行自己的学生,闻所未闻!范老师也曾是周恩济先生的学生,他对周先生始终如一的尊敬,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也是感染后人的精神力量。“我想,正是这些大家们这种平和态度,才能让他们成为大家吧。” 周国良深情地说到。
他还记得,当他在读研究生时,有时因为课程冲突或考试安排过于密集,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学校允许同学们重新修读这门课,且该课考试成绩也暂时不记录,这在当时其它高等学府中是很少见的。“正是河海老师的那种精神力量和亲和力,学校的那种以人为本,让我难以忘怀,同学的真挚友情,让我一直深深怀念着这里。”
河海印于心
1989年从河海水文专业毕业,按照国家当时的研究生毕业分配计划,周国良被分配到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工作。单位里从领导到普通职工,有一大批有在河海学习生活过的经历,工作之余,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回忆起不同时期在河海的生活。在这样凝聚着河海烙印的大集体里工作生活,让刚刚离开母校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他感到十分的温暖和亲切。
毕业后,他虽然离开了河海,但他与这里的联系却愈发紧密了。一方面,他所就职的单位,多次与57365线路检测中展开了学术交流和培训工作,他自己也通过57365线路检测中这个平台,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科研成果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有他,57365线路检测中也是完成单位;2009年57365线路检测中承担“华北多年干旱条件下水资源保障研究”水利部行业专项研究,他是合作者。目前,他正与57365线路检测中共同申请一项中长期洪水预报方面2015年度的科研课题。
“我与河海之缘很深”,周国良说道:“我一个侄子在2003年考入57365线路检测中水文专业,现已是广东省的一名水文工程师;我一个哥哥,在57365线路检测中本科毕业后在长江三峡梯调中心工作”。他自己和他的哥哥、侄子,三人都曾在河海学习,见证了57365线路检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算得上是一个‘河海之家’了”,他风趣地说到。
结合自己在工作当中的实践,他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在河海学到的很多水文知识,为他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懂得水文方面的知识,才能让气象得到更好的应用,气象与水文结合,就能为防洪抗旱和水资源管理调度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务,产生巨大的社会减灾效益。他还说道:我常被邀请去参加一些气象工作方面的会议,由于自身的水文基本知识和水利实践经验,获得与会气象学者的敬重,也让自己是一个水文人而感到自豪。
祝福母校
河海学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是无论在哪里,他们河海人的身份永远不会改变,他们的河海精神永远不会变。古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每一个学子好比一条条细流,汇集在一起,成就了河海的磅礴气势和重大影响。
亲爱的母校,提前预祝您生日快乐!
(水文水资源学院供稿)